•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名师讲坛  蒋培余名师工作室
  • “医学教育创新与一流课程、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主题教研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更新时间:2023-11-10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23118日下午,医学教育教师成长中心暨蒋培余名师工作室组织举办了2023本科教学质量月”主题教研活动,由工作室蒋培余教授张婷副教授做主题报告,分享“医学教育创新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一流课程建设心得”,来自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以及护理的骨干教师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老师结合自身《病理学》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从“课程建设历程、课程建设方法、课程建设心得、课程建设展望”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张老师提醒青年教师,在建设课程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制定目标,逐步完成,最终到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课程建设首先要找准课程定位,从自身课程特点出发,从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需求等维度寻找切入点,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学情分析,提高学生胜任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最后,她还和各位教师分享了她课程申报过程中的经验、技巧和心得,希望各位教师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成果。

     

    老师以医学教育创新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为主题,从“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医学教育创新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医学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融入”三个方面进行分享。蒋老师根据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如何以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为契机,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打造具有“两性一度”的“金课”,锻造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金师”,充分发挥课程人才培养核心要素教师是人才培养决定力量的作用四新——新理念、新定位、新医科、新内涵更好地融入到医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五术”育“五术”,培养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守护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老师从教学要素评价维度、课程教学设计模式、课程思政融入策略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四个方面分享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融入,并以自身《病原生物学》为例,向各位教师展示如何对一门课、一堂课进行课程思政的设计以及有机的融合。


     

    本次主题活动对于我院青年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围绕新医科背景下一流课程建设以及在医学教育创新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也引发了教师们对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与医学教育创新的深入思考我们将以此次教学质量月活动为契机,以本为本,持续深化医学教育创新不断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